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调整饮食结构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每天至少摄取25-30克膳食纤维,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控制总热量摄入:根据个人体重和活动水平,每日摄入1800至2400千卡热量,以避免过多脂肪堆积。
限制精制碳水化合物:减少白米、白面、糖类食品的摄入,选择全谷类食物如燕麦、糙米等。
2.增加运动量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
每周进行两次力量训练,有助于提高基础代谢率和胰岛素敏感性。
3.监测血糖水平
建议每3到6个月进行一次空腹血糖检测,以了解血糖变化趋势。
使用家用血糖仪进行自我监测,特别是在饮食调整或活动量增加时。
4.控制体重
体重指数保持在18.5至24.9之间,有助于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
通过合理饮食和规律运动,使体重每月下降1-2公斤是较为理想的速度。
5.避免吸烟和限制饮酒
吸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应尽早戒烟。
饮酒应适量,每天不超过一杯(约14克纯酒精)。
6.定期就医随访
与医生定期沟通,根据医生建议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考虑使用二甲双胍等药物辅助控制血糖。
注意以上措施的综合应用可有效管理和预防空腹血糖受损的进展。预防为主,早期干预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