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评估生活习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在相同时间上床和起床。
避免在睡前2-3小时内摄入咖啡因、尼古丁及酒精,这些物质可能干扰睡眠周期。
在晚上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尤其是发出蓝光的屏幕,它们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
2.优化睡眠环境:
确保卧室安静、黑暗且凉爽。适合的温度可以促进深度睡眠。
使用舒适的床垫和枕头,保持良好的睡姿,减少身体不适感。
3.认知行为疗法:
CBT是一种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法,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模式来改善睡眠质量。
研究表明,经过8-12周的CBT治疗,大部分患者的失眠症状显著减轻。
4.药物治疗:
当非药物治疗无效时,可以考虑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处方药物,如苯二氮卓类药物或非苯二氮卓类镇静剂。这些药物应严格按照医嘱使用,避免长期依赖。
一些抗抑郁药物也具有催眠作用,但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5.管理心理压力:
遇到压力时可以尝试冥想、深呼吸或渐进性肌肉放松等放松技巧,有助于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
定期进行体育锻炼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提高心情,增强体力,帮助更好地入睡。
6.避免白天小睡:
白天过多的小睡可能会影响夜间的睡眠质量。尽量控制午休时间,不超过20-30分钟。
通过这些方法,能够有效地改善失眠症状。如果持续存在问题,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生,以便获得个性化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