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尿液颜色和透明度:如果尿液呈现红色、粉红色或茶色,可能提示血尿。血尿是肾结石的常见表现之一,因为结石可能划伤泌尿道内壁导致出血。如果尿液混浊,则可能与感染相关,也可能是结石引发的继发性炎症所致。
2.尿液成分分析:
钙:大多数肾结石是由草酸钙或磷酸钙形成,因此尿液中高水平的钙排泄(高钙尿)可能提示肾结石风险。
草酸:尿液中草酸水平升高(高草酸尿)可能增加草酸钙结石的形成概率。
尿酸:高尿酸尿表明有尿酸结石形成的潜在可能。
枸橼酸:低枸橼酸浓度(低枸橼酸尿)会减少尿液对结石晶体的抑制作用,从而增加结石风险。
尿pH值:碱性尿液可能提示磷酸盐结石,而酸性尿液则可能与尿酸结石相关。
3.实验室检查:
显微镜检查:如果尿液中发现大量红细胞、白细胞或结晶物质,可能提示肾结石存在或泌尿系统感染。
24小时尿液分析:通过收集全天尿液样本,可以更全面地评估矿物质和代谢物的排泄情况,例如钙、草酸、尿酸和枸橼酸等。
尿路感染筛查:尿液中若含细菌或大量白细胞,提示可能存在与结石有关的感染,需要进一步治疗。
肾结石的诊断不能仅凭尿液检查结果,还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或CT成像进行确认。如怀疑泌尿系统异常,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疗机构的帮助以明确诊断并进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