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气温影响:冬季气温较低,人体出汗减少,相对地尿液中的矿物质浓度增加。较高的矿物质浓度更容易促使尿液中的晶体沉积,从而形成结石。
2.饮水量不足:由于天气寒冷,人们往往会减少饮水量。这种情况下,尿液的排放量减少,尿液变得更加浓缩,导致矿物质沉淀,增加了结石形成的风险。
3.饮食变化:冬季,人们常常摄入更多富含钙、草酸盐或嘌呤的食物,如肉类、豆制品、菠菜等。这类食物代谢后容易在尿液中形成结石的成分,促进结石生成。
4.运动不足:寒冷的天气使人们减少户外活动,长期久坐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可能影响肾脏功能和尿液代谢。
5.维生素D摄入增加:有些人在冬季为增加抵抗力,会补充维生素D,高剂量的维生素D可能导致体内钙吸收过多,增加尿钙含量,进而促进结石形成。
结合以上因素,冬季是尿结石的高发季节,因此建议在冬季保持足够的饮水量,适当运动,并注意饮食平衡,以减少尿结石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