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临床诊断:
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了解症状的发生、发展过程。
进行体格检查,包括观察皮肤损伤的形态、分布和特征,如水疱、斑丘疹等。
2.实验室检测:
直接免疫荧光检测:采集受感染的皮肤样本,用荧光抗体标记,检测特定病毒抗原。
病毒培养:将皮肤损伤处的样本接种到合适的细胞培养基内,观察病毒生长情况。
血清学检测:通过血液样本检测特异性抗体,如IgM、IgG,以确认近期或既往感染。
分子生物学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扩增并检测病毒DNA或RNA,常用于确诊难以通过其他方法诊断的情况。
3.影像学检查:
高频皮肤超声:对皮肤及其下组织进行成像,帮助识别深部皮肤感染。
皮肤镜检查:利用皮肤镜放大观察皮肤表面结构,有助于鉴别诊断多种皮肤病变。
在进行检查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征和病史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确保准确诊断。尽量避免过度检查,减少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