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有助于患者识别并改变负面思维和行为模式。
曝露疗法:通过逐步接触引发应激反应的情境,帮助患者降低敏感度。
支持性心理治疗: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让患者表达感受和担忧。
2.药物治疗:
抗抑郁药: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常用于缓解焦虑和抑郁症状。
抗焦虑药:必要时可短期使用,以控制严重焦虑症状。
抗精神病药物:在一些情况下,可用于减轻严重的情绪波动或精神病性症状。
3.生活方式调整:
健康饮食:确保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如维生素B群和Omega-3脂肪酸,有助于大脑功能。
规律锻炼:适度运动可以改善心情,减少焦虑。
良好睡眠卫生:保持一致的睡眠时间表,避免咖啡因和电子产品的干扰。
社交支持:与朋友、家人或支持小组保持联系,对于情感恢复非常重要。
通过结合心理治疗、药物辅助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应激性精神障碍通常可以得到有效管理和改善。治疗方案需根据个体情况量身定制,并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