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研究表明,性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生物因素的影响。多项研究指出,基因、激素水平以及大脑结构可能对性取向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这意味着试图通过心理治疗来改变性取向并不符合生物学原理。
2.美国心理学会及其他主要心理健康机构明确反对所谓的“转换疗法”或“修复疗法”。这些方法声称可以改变性取向,但缺乏科学依据,并且可能对个体造成心理伤害。
3.在心理健康领域,尊重和接纳个人的性取向是处理相关问题的基础。支持性的心理咨询可以帮助个体探索自身的性取向,缓解由此带来的压力和焦虑,而非试图改变其本质。
接受和理解个人的性取向是健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和医学共识均认为性取向是人的自然特征,不应被视作需要纠正的“错误”或“病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