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安全保障:首先应评估和确保危机中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安全,包括避免可能的自残或伤害他人的行为。
2.及时介入:危机干预需要尽快进行,以减少个体的心理痛苦时间,降低其产生极端行为的风险。研究显示,及时的干预可以显著改善疗效。
3.情感支持:提供无条件的关怀和情感支持,使个体感受到被理解和接纳。约70%的危机受助者表示情感支持是他们最迫切的需求。
4.评估与诊断:系统评估个体的心理状态、情绪反应及其生活环境,以便准确识别问题的根源并制定适当的干预策略。
5.资源动员:协助个体连接社会支持网络、专业咨询服务和其他必要资源,这能提高其应对危机的能力。
6.建立希望:通过积极沟通和实际行动帮助个体重建信心和希望感,从而提升其恢复的动力。有效的希望建设可使康复率提高至50%以上。
7.跟进与评估:制定后续支持计划,定期评估个体的恢复情况,以确保其长期心理健康。
心理危机干预需要以个体为中心,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以科学的方法进行,保证过程中的安全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