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验光检查
配镜前需进行全面的医学验光,包括散瞳检影验光和主觉验光,以准确了解屈光状态。散瞳后检测能排除调节干扰,对判断是否有远视、近视或散光及其程度具有关键作用。
2.屈光矫正原则
对于合并远视的儿童:完全矫正远视度数,有助于降低因调节过度引发的斜视,特别是当存在调节性内斜时。
对于合并近视或散光的儿童:给予适当矫正,通过佩戴合适的镜片改善视物清晰度,减少眼部负担。
3.棱镜的应用
如果外斜角度较大,且单纯屈光矫正效果不明显,可考虑在镜片中加入棱镜以改善双眼对位能力。棱镜的度数需在专业检查下由医生精确确定,避免过量矫正或不足矫正。
4.镜片材质与设计
儿童自身活动量大,建议选择轻薄耐用的树脂镜片,同时应采用防紫外线、防蓝光设计,以保护眼睛免受屏幕或阳光辐射的伤害。
5.镜框选择
镜框需符合儿童面部尺寸,确保佩戴舒适与稳定。可选择柔韧性较高的材质,如硅胶或TR90,既轻便又不易损坏。鼻托部分需贴合鼻梁形状,避免压迫皮肤引起不适。
6.复查与随访
配镜后需按医嘱定期复查,一般每3至6个月复诊一次,评估眼位变化及矫正效果。如斜视逐渐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应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合理的框架眼镜选择和规范佩戴可以有效辅助儿童间歇性外斜的控制,但同时也需结合其他治疗手段,如遮盖疗法、视功能训练或必要时考虑手术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