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轻度至中度阶段:
框架眼镜或软性隐形眼镜:用于早期矫正轻微的屈光不正,适用于病情稳定且角膜形态变化较小的患者。
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帮助矫正因角膜不规则形态导致的高阶像差,是较为常用的非手术干预方式。
角膜胶原交联术:通过使用紫外线和核黄素增强角膜胶原纤维的强度,可有效减缓疾病进展,特别适用于疾病早期或进行性发展的患者。
2.中度至重度阶段:
角膜环植入术:通过将角膜环嵌入角膜基质内以改变角膜曲率,从而改善视力,适合于无法耐受隐形眼镜或病情进一步恶化的患者。
激光手术(如PTK或Topography-guidedPRK):用于特定病例,通过修整角膜表面改善视力,但不能完全治愈疾病,应结合其他治疗措施实施。
硬性巩膜接触镜:适用于角膜突出较明显的患者,与传统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相比,覆盖范围更大,能提供更稳定的光学矫正效果。
3.重度阶段:
角膜移植术:包括部分层状角膜移植以及全层角膜移植,用于角膜瘢痕形成、显著变薄或严重失代偿的病例。这是目前治疗晚期圆锥角膜的最后方案。
治疗选择需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年龄以及患者对矫正效果的需求综合评估。在治疗时,应密切随访,以便及时调整方案并监测可能的并发症,如感染或术后排斥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