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眼轴长度增加:正常情况下,平行光线进入眼睛后会聚焦于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影像。如果眼轴长度增长过多,光线在到达视网膜之前就已经完成了聚焦,从而成像于视网膜前方,这是一种高度相关的解剖变化,是近视发生的主要生物学基础。
2.角膜或晶状体曲率异常:角膜和晶状体是眼睛的主要屈光结构,它们的弯曲度决定了光线的折射强度。当角膜或晶状体的曲率过大时,会导致光线过度聚焦,同样引发近视。
3.遗传因素:研究显示父母均为近视者,其子女患近视的概率显著升高。这与控制眼轴发育及屈光状态的基因有关。
4.环境因素:长时间近距离工作(如阅读、使用电子设备)会增加眼部调节负荷,导致睫状肌持续收缩,从而产生调节性近视。户外活动时间不足与近视发生也密切相关,阳光中的紫外线可能在抑制眼轴过长方面发挥一定作用。
5.其他生物化学机制:近视可能与视网膜局部代谢异常有关。例如,视网膜细胞分泌的一些信号分子,如多巴胺,被认为可抑制眼轴过长,但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了。
预防近视需要综合考虑遗传和环境因素。强调保持适当的用眼距离,增加户外活动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近距离用眼。出现视力下降时应及时检查眼部健康以明确诊断,采取矫正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