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常见病因:
局部淋巴结肿大:该区域存在较多的淋巴结,感染、炎症或免疫反应(如毛囊炎、外阴炎等)可能导致淋巴结肿大。感染性肿大的淋巴结通常伴有压痛,全身可能有轻微发热。
脂肪瘤或囊肿:这些属于良性软组织肿瘤,通常生长缓慢,触感柔软,无明显疼痛。如果体积较小且无不适,可暂时观察。
皮肤腺体阻塞引起的炎性肿块:例如汗腺囊肿或皮脂腺囊肿。堵塞后可能继发细菌感染,引起红肿热痛。
恶性肿瘤或转移性癌:虽然少见,但如果肿块质地坚硬、不活动或伴有其他全身症状(如体重下降、疲乏等),需警惕恶性病变。
2.检查内容:
体格检查:医生会评估肿块的大小、形状、表面特征、活动度以及是否有压痛。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检查或MRI,可帮助判断肿块的性质。
实验室检查:血液常规检查、C反应蛋白水平等可了解是否存在感染。
组织活检:对于性质可疑的肿块,通过穿刺或切除活检明确病理。
3.处理方法:
抗感染治疗:若为感染性淋巴结肿大或炎性囊肿,可使用抗生素治疗,同时保持局部清洁。
手术干预:对于较大的脂肪瘤、反复感染的囊肿或无法排除恶性的肿块,可能需要手术切除。
进一步癌症筛查:若怀疑恶性肿瘤,则需全身检查,寻找肿瘤原发灶,并制定综合治疗方案。
肿块的性质多样,明确诊断是关键。建议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接受检查,不要自行挤压或应用药物,以免延误病情或加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