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术前准备
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包括视力测定、眼压检测、裂隙灯检查以及散瞳后眼底检查,评估角膜状态和晶状体混浊程度。
使用特殊设备如角膜地形图仪测量角膜散光度数和轴位,以便选择合适的散光矫正人工晶体。
一般需停用可能影响术中出血的抗凝药物,具体调整需根据医嘱操作,并完善相关血液检查以排除凝血功能障碍。
2.手术实施
应用局部麻醉或表面麻醉,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保持舒适感。
通过显微镜辅助,医生在角膜边缘制作一个微创切口,通常直径约2-3毫米。
使用超声乳化技术将混浊的晶状体打碎并吸取,这一过程需要极高的精准度,以保护周围组织。
将预选的散光矫正型人工晶体植入眼内,确保其与角膜散光轴位对齐,从而有效矫正散光。
冲洗手术区域并注射抗生素以预防感染,随后无需缝合的小切口会自然闭合。
3.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后需佩戴眼罩保护术眼,避免外界刺激引起感染或损伤。
使用抗生素和抗炎类眼药水,根据医生建议按时滴用,同时应避免揉眼睛或剧烈运动。
定期复查以监测恢复情况,首次复查一般安排在术后24小时,后续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复诊计划。
散光晶体白内障手术能够同时解决白内障和角膜散光问题,但术后视觉质量的提升与术前检查和手术设计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