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麻醉:患者会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以确保整个过程无痛且安全。
2.切开和暴露:通过切口充分暴露病变区域。切口设计需考虑肿瘤的位置以及术后的愈合与功能恢复。
3.切除肿瘤: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及术中判断,完整地切除肿瘤。切除范围应包括肿瘤周围一定的正常组织,通常建议至少5-10毫米的安全边界,以减少残留癌细胞的风险。
4.病理分析:切除标本送至病理科进行快速冰冻切片检查,以确认切缘是否彻底清除癌细胞。如果切缘阳性,可能需要进一步切除。
5.淋巴结清扫:根据具体病例情况,有时需进行颈部淋巴结清扫,特别是在肿瘤较大或影像提示淋巴结转移时。清扫范围视癌症扩散程度而定。
6.重建手术:如切除范围较大导致功能或外观缺陷,可进行组织瓣移植或皮肤移植等重建手术,恢复口腔结构及功能。
7.缝合和包扎:对手术区域进行适当缝合并包扎,以促进愈合并减少感染风险。
8.术后处理与康复:术后监控生命体征,预防感染,并根据需要安排放疗、化疗等辅助治疗。还需进行口腔功能的康复训练。
手术治疗口腔颊部鳞状细胞癌是一项复杂的程序,需要综合考虑切除范围与功能保留。术后监测和恢复期管理同样重要,可显著影响患者的长期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