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石”是如何形成的

2025-04-06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病情分析:痛风石是由于尿酸盐在体内长期高水平积聚,最终在关节、皮下或其他组织处沉积形成的固体物质。在痛风患者中,由于尿酸代谢异常,尿酸盐容易在体内沉积,从而导致痛风石的形成。

1.尿酸水平:通常情况下,人体内尿酸通过肾脏排泄。但在痛风患者中,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导致血液中的尿酸水平升高。当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盐就会在较低温度的地方,如关节或耳廓等处析出并沉积。

2.长期积累:痛风石的形成需要长时间高尿酸水平的维持。尿酸盐结晶的持续堆积过程可能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这取决于个体的尿酸水平和身体的代谢状态。

3.结晶沉积:尿酸盐首先以微小的结晶形式开始沉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结晶逐渐相互结合,形成明显的痛风石。这些沉积物通常发生在关节周围,尤其是大脚趾、小关节、手指和肘部。

4.炎症反应:尿酸盐的沉积引起免疫系统的反应,导致局部炎症,造成疼痛、红肿和功能障碍。如果不加以控制,这种反复的炎症反应也会促进痛风石的进一步生长。

痛风石的存在表明痛风病程已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及时干预以降低尿酸水平,减轻症状,并防止进一步的关节损害。饮食调控、药物治疗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于管理痛风和防止痛风石的形成至关重要。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