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螺旋形细菌,通常寄生于胃黏膜中,其主要通过口-口或粪-口途径传播。
2.在全球范围内,感染率因地区而异,大约50%的人口可能携带幽门螺杆菌。其中大多数感染者无症状,但此菌与多种胃肠道疾病有关。
3.研究表明,感染幽门螺杆菌后,产生的细胞毒素和酶会破坏胃黏膜屏障,导致炎症反应,并增加胃酸分泌,这些变化可能引发慢性胃炎。
4.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约60-90%的十二指肠溃疡和70-90%的胃溃疡病例均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
5.治疗上,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三联疗法(包括抗生素和抑酸剂)可以显著降低溃疡复发风险,提高愈合率。
幽门螺杆菌不仅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有关,也被认为是胃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在感染后长期不治疗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因此建议在诊断明确后进行规范化治疗,减少其对胃部健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