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息肉类型:胃体增生性息肉属于良性病变,但其复发率相对较高。据研究,超过30%的患者在切除后可能出现新息肉,尤其是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未完全根治的情况下。
2.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体增生性息肉的重要诱因之一。如果术后未根治幽门螺杆菌,复发风险会显著增加。根除该菌后,可以降低新息肉形成的概率,但无法完全消除复发风险。
3.生活饮食习惯:长期摄入腌制、烟熏、高盐食物或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刺激胃黏膜,促进息肉再次形成。调整饮食结构和戒烟可有效减少复发。
4.手术方式与随访:内镜切除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术后的定期胃镜检查很重要。一些肉眼难以察觉的小病灶可能在术后逐渐增大,因此每1-2年复查一次胃镜被广泛建议。
5.胃黏膜本身的情况:如果存在广泛性胃黏膜炎症或萎缩性病变,这一基础环境可能促使新的息肉形成。
胃体增生性息肉虽是良性病变,但需重视其可能的复发风险。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定期复查以及积极处理幽门螺杆菌感染是降低复发风险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