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常见原因有哪些,如何鉴别

2025-04-06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病情分析: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主要包括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糜烂性胃炎以及其他少见病因。鉴别需要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以及相关检查。

1.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是最常见的上消化道出血原因,约占病例总数的50%-70%。它主要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以十二指肠球部最为多见。典型表现为中上腹疼痛,可能伴有进餐后加重或缓解的特点。诊断依赖胃镜检查,通常可见溃疡边缘活动性出血或凝固血。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这种情况一般与门静脉高压有关,常见于肝硬化患者,占上消化道出血的20%-30%。特征性表现为大量鲜红色呕血,无明显先兆症状。胃镜检查是首选诊断方法,可以直接观察到曲张静脉破裂和出血点。

3.急性糜烂性胃炎

占5%-15%的比例,多与应激、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酒精或胆汁反流有关。表现为弥漫性胃黏膜损伤和弥漫性出血,通常无溃疡。胃镜下可见黏膜充血、水肿及点状渗血。

4.Mallory-Weiss综合征

是由于剧烈呕吐或干呕引起食管下端或胃上端黏膜撕裂,导致上消化道出血。该病占比约5%,典型患者为过量饮酒者。其标志性表现为呕血,胃镜下可见线状或螺旋状浅表裂口。

5.胃癌

胃部恶性肿瘤也可引发上消化道出血,占比例约为2%-6%。早期多无明显症状,晚期可能表现为呕血、黑便或贫血。胃镜检查结合活检病理可明确诊断。

6.其他少见原因

包括血管畸形、Dieulafoy病变等。这些疾病较为罕见,但仍需警惕,特别是在常见病因被排除后。

鉴别时应依据患者的既往病史、是否有肝硬化、药物使用史、饮酒史等线索辅助判断。胃镜检查是确诊的重要手段,可明确病因并进行必要的治疗,实验室检查则可评估失血程度和凝血功能。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