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电解质的重要性
钠:调节细胞外液容量和血压,支持神经传导和肌肉收缩。
钾:维持细胞内渗透压,参与心脏和肌肉功能的调节。
钙:骨骼健康的基础,同时参与血液凝固、神经信号传递和肌肉收缩。
镁:促进蛋白质合成,调节神经和肌肉活动。
氯:与钠共同调节体液平衡,还参与胃酸生成。
磷: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部分,支持能量代谢和酸碱平衡。
2.引起电解质紊乱的常见原因
体液丢失:如持续呕吐、腹泻、大量出汗或失血。
肾功能异常:肾衰竭可能导致钾、钠等电解质排泄障碍。
饮食失衡:长时间摄入不足的电解质或过量补充某些矿物质。
药物因素:利尿剂、抗精神病药物等可能引起电解质失衡。
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或副甲状腺功能亢进及糖尿病。
3.常见类型及症状
低钠血症:头痛、恶心、嗜睡严重时可导致抽搐。
高钠血症:口渴、乏力、意识障碍。
低钾血症:肌无力、心律失常、便秘。
高钾血症:心脏骤停、麻木感。
低钙血症:手足抽搐、神经反射亢进。
高钙血症:食欲下降、多尿、精神状态改变。
4.问题的诊断与治疗
检测:通过血液和尿液检查明确电解质水平。
治疗:根据电解质类型调整饮食或药物补充;严重情况下需要静脉输液纠正。
电解质紊乱对生命活动有重要影响,仅凭轻微症状难以察觉,但若延误治疗可能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