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病因:前侧壁心肌缺血通常由冠状动脉疾病引起。冠状动脉疾病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脂质在血管壁沉积形成斑块,导致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
2.症状:常见的症状包括胸痛或压迫感,尤其是在运动或情绪紧张时加重。还可能出现呼吸急促、疲劳以及恶心等全身性症状。
3.诊断:为了诊断前侧壁心肌缺血,医生通常会进行心电图检查。变化主要体现在V1至V6导联ST段的变化。同时可能需要进行冠状动脉造影以观察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
4.治疗:治疗方法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变、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生活方式的改变包括戒烟、饮食调整和定期锻炼。药物可以使用抗血小板药、β受体阻滞剂和他汀类药物。严重狭窄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或冠状动脉搭桥术。
前侧壁心肌缺血是心血管系统的严重问题,需要及时的医疗干预和长期的健康管理。不及时处理可能增加心肌梗死和其他心脏并发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