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进食相关原因
(1)饮食结构不当:摄入过多豆类、薯类、碳酸饮料、高纤维食物等易产气的食物,会导致肠道内气体增加。
(2)吞咽空气:快速进食、饮水或频繁说话可能导致大量空气进入胃肠道,引发胀气。
2.消化功能异常
(1)乳糖不耐受:乳糖酶缺乏者无法分解牛奶中的乳糖,细菌发酵后会产生大量气体,导致腹胀。
(2)吸收不良综合征:如小肠黏膜损伤时,某些营养物质未被完全吸收,也容易引起肠内气体增多。
3.肠道动力问题
肠道蠕动功能减弱或紊乱会使肠内容物移动缓慢,导致气体滞留。例如,胃肠道功能性疾病(如肠易激综合征)、术后肠麻痹等情况常伴随这一症状。
4.肠道微生物失衡
肠道菌群失调可引起发酵过程增强,大量气体由此产生。这种情况常见于应用抗生素后或肠道感染时。
5.心理因素作用
长期精神压力或焦虑状态可能干扰胃肠神经调节,加重肠道胀气及排便异常感。
6.其他病理因素
(1)胃肠道梗阻:如肿瘤、炎症性狭窄等器质性病变,可导致气体排泄受阻。
(2)便秘:粪便长期滞留,又进一步刺激肠内容物发酵,有助于胀气发生。
如果肠胀气伴随明显疼痛、呕吐、消瘦、血便等症状,应警惕器质性病变,并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