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上消化道溃疡
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是常见病因之一。这些部位的黏膜破损会导致出血,而血液在胃酸作用下氧化,形成黑便。
2.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患有肝硬化的老年人可能出现门脉高压,导致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一旦曲张静脉破裂,会引发大量出血并伴随黑便。
3.胃癌或其他恶性病变
老年人是胃癌的高危人群。如果黑便反复出现、且伴随体重减轻、贫血等症状,需高度怀疑胃部恶性肿瘤。
4.非甾体抗炎药相关胃病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药物可能导致胃黏膜损伤,诱发溃疡或糜烂,从而引起黑便。
5.血液病或全身性疾病
如白血病、血友病等可能影响凝血功能,诱发消化道出血。严重感染或应激状态下也可能导致胃黏膜缺血坏死,出现黑便。
6.误食含铁制剂或某些食物
服用铁剂治疗贫血时,铁与肠道细菌反应可引发黑便,但这种情况下多无其他不适症状。类似地,进食过量动物血制品或墨鱼汁等,也可能使大便短暂呈黑色。
建议出现这一症状时尽快就医,通过详细检查如胃镜、结肠镜或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并按需进行对症治疗。如确诊为消化道出血,当务之急是评估出血量及病灶部位,必要时采取止血措施和支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