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激素水平的变化:人体内调节饥饿感的激素主要包括胰岛素和瘦素。餐后,胰岛素水平会升高以帮助调控血糖,而在夜晚,胰岛素的敏感性可能降低,导致血糖波动,从而在早上引起更强烈的饥饿感。瘦素负责抑制食欲,晚餐过量可能导致瘦素反应迟钝,早晨时饥饿感加强。
2.饮食内容的影响:晚餐中高碳水化合物或高脂肪食物会导致晚上胰岛素分泌增加。随着夜间消化吸收过程,这些营养物质可能被迅速利用或储存,导致早晨血糖偏低,引发饥饿感。如果晚餐缺乏足够的蛋白质和纤维,则更容易在早上出现饥饿。
3.代谢节律的影响:人体的生物钟影响着新陈代谢的节奏。在睡眠期间,身体仍然需要能量来支持基本的生理功能,如呼吸和细胞修复。若晚餐时间较早距离早餐时间较长,肝脏中的糖原可能已经用尽,早晨醒来时,身体会渴望新的能量来源。
4.生活习惯因素:晚上进食后的活动量不足可能导致能量的有效利用不充分,储存为脂肪,而非用于即刻消耗。长期如此可导致代谢率下降,进一步加重早上的饥饿感。
适当调整晚餐的结构和时间安排,以及注意整体饮食平衡,有助于改善这个现象。保持良好的作息和健康的饮食习惯可以帮助控制饥饿感和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