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药物治疗:
胃酸抑制剂:常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通过减少胃酸分泌,减轻对胃粘膜的刺激。例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是常见选择。
抗生素:如果胃糜烂伴随幽门螺杆菌感染,通常需要联合两种或以上的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进行根除治疗。
粘膜保护剂:硫糖铝或铋剂可在胃粘膜表面形成保护屏障,促进糜烂愈合。
2.饮食调理:
避免辛辣、油腻、过热或过冷的食物,以防加重胃部刺激。
控制饮食节奏,避免暴饮暴食以及饥饿感过强时一次性进食过多。建议少量多餐,每日进食4-5次。
多摄入易消化的软质食物,如米粥、熟透的蔬菜、水果泥等。
3.生活方式改善:
戒烟戒酒,这是引起胃粘膜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
避免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这些药物会破坏胃粘膜屏障,加重糜烂问题。如果必须使用,应遵医嘱联合胃粘膜保护剂。
缓解压力,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尽量避免熬夜。情绪波动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影响胃的功能状态。
4.定期随访与监测:
胃糜烂患者应接受定期胃镜检查,以评估治疗效果并排查是否有其他疾病存在。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需要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胃糜烂是一种可逆的病理改变,但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溃疡、出血等严重后果,需早期干预并坚持治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