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消化性溃疡:这是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占所有病例的50%-70%。多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或非甾体抗炎药的长期使用相关。临床表现为呕血或黑便,伴随上腹部疼痛。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主要见于肝硬化患者,占20%-30%。由于门静脉高压,导致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此类患者通常出现大量呕血,伴有明显贫血症状,情况较为危急。
3.急性糜烂性胃炎:常见于长期酗酒、服用非甾体抗炎药、严重应激反应或系统性疾病患者。该病约占10%-15%,可能表现为轻微渗血或大出血,典型症状包括黑便和偶发呕血。
4.胃癌:恶性肿瘤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占5%-10%。因肿瘤表面坏死或侵蚀血管引起,早期症状不明显,晚期可能出现慢性失血、呕血或黑便。
5.其他少见原因:包括胃粘膜脱垂综合征、梅克尔憩室、胃十二指肠动脉瘤等。尽管发病率低,但若发生需高度警惕,以免延误诊治。
根据具体病因采取适当治疗措施是控制上消化道出血的关键,同时建议及时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并综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