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胆汁分泌不够:人体在消化脂肪时需要胆汁来乳化脂肪。如果一次性摄入大量油腻食物,超过身体的处理能力,胆囊可能无法及时分泌足够的胆汁,导致脂肪未被充分消化,进而引发腹泻。
2.胃肠道蠕动加快:高脂肪食物会刺激胃肠道,为了快速排出难以消化的物质,胃肠道蠕动速度可能增加,从而缩短食物在肠道中的停留时间,导致大便变稀。
3.胰腺负担过重:胰腺分泌的酶对于脂肪的分解至关重要。进食大量脂肪可能使胰腺负荷增加,无法有效分泌足够的消化酶,导致部分脂肪未被彻底消化,而引发腹泻。
4.个体差异和肠道菌群:不同个体对脂肪的耐受能力不同,有些人可能在饮食中脂肪比例稍高时就出现肠道反应。同时,肠道菌群的构成也会影响脂肪的消化效率和肠道健康。
5.相关疾病因素:某些肠胃疾病,如胆囊炎、胰腺炎或功能性消化不良,也可能导致在摄入油腻食物后易出现腹泻。
为避免因油腻食物导致的不适,应注意合理膳食,控制油脂摄入,尤其是有相关消化系统问题的人群。逐渐提高脂肪摄入量并观察身体反应可以帮助建立更好的消化耐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