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琼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热量摄入减少:不吃晚餐会减少整体的热量摄入。假设正常晚餐提供约500-700卡路里,两个月内缺少的热量总计可能达到30,000至42,000卡路里,这可导致体重减轻约4到6公斤。体重下降不仅仅是脂肪减少,还可能包括肌肉和水分的流失。
2.基础代谢率降低:长期不进食晚餐可能使身体进入节能模式,降低基础代谢率。这意味着即便减少了热量摄入,身体消耗的热量也会相应减少,从而减缓甚至停滞体重下降的速度。
3.营养不均衡:不吃晚餐可能导致营养素摄入不足,如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这可能影响新陈代谢、免疫功能以及整体健康状况。
4.肌肉质量下降:不做运动尤其是不进行力量训练,容易导致肌肉质量减少。肌肉组织是新陈代谢活跃的部分,其减少会进一步降低基础代谢率,并可能在恢复正常饮食后导致体重反弹。
5.心理影响及饥饿感增强:跳过晚餐可能导致饥饿感增强,增加暴饮暴食的风险。长期用餐时间不规律可能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包括情绪波动和压力增大。
采用不吃晚餐且不运动的方法虽然可能短期内看到体重变化,但并不是健康的减肥策略。为了实现可持续的体重管理,建议通过控制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适度的运动来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