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生理因素:
膀胱容量小:一些儿童的膀胱容量比同龄人小,从而无法在整晚容纳足够的尿液。
尿道发育不完全:有些儿童的尿道肌肉尚未完全发育,导致无法控制排尿。
荷尔蒙分泌不足:抗利尿激素(ADH)帮助减少夜间尿液生成,一些孩子由于荷尔蒙分泌不足,夜间尿量较多。
2.遗传因素:
研究显示,如果父母之一有尿床史,子女尿床的可能性增加到40%;若父母双方都有此问题,子女发生概率可达70%。
3.心理压力:
情感上的重大变化,如搬家、离婚或新生儿的出生可能引发尿床。
学校压力也是一个常见因素,尤其是面对考试或课业负担时。
4.环境因素:
睡眠过深:一些患儿睡得特别沉,难以被需要去厕所的信号唤醒。
饮水量过大:晚上摄入大量液体,尤其是含咖啡因或糖分高的饮料,会增加夜间排尿量。
尿床虽然常见,但如果持续至6岁以上或突然发生,则需引起重视,建议就医进行详细检查。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让孩子在晚间摄入大量液体,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于减少尿床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