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肺炎和放射性肺炎的区别

2024-11-25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病情分析:免疫肺炎和放射性肺炎在病因、病理机制和治疗方式上存在明显区别。

1.病因:

免疫肺炎:主要由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PD-L1抑制剂或CTLA-4抑制剂)引起,这些药物用于治疗某些类型的癌症,但同时也可能触发免疫系统攻击正常肺组织。

放射性肺炎:通常是由于放射治疗导致的,特别是在治疗胸部肿瘤时,辐射对肺组织造成损伤,从而引发炎症反应。

2.病理机制:

免疫肺炎:与机体免疫系统的过度激活有关。当免疫检查点被抑制,T细胞活性增加,不仅攻击癌细胞,也可能错误地攻击正常肺细胞,导致炎症和组织损伤。

放射性肺炎:源于直接的辐射损伤。辐射破坏细胞DNA,引起急性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从而导致肺泡壁细胞损伤和纤维化。

3.临床表现:

免疫肺炎:患者常表现为呼吸困难、干咳、低热等症状,有时会有类似病毒感染的全身症状。影像学表现多样,包括磨玻璃样病变、实变等。

放射性肺炎:症状通常包括干咳、发热、胸痛和呼吸困难,且症状可能在辐射治疗结束后数周至数月内出现。影像学检查显示放射治疗区域内的组织密度增加和浸润。

4.诊断方法:

免疫肺炎:诊断依靠病史、药物使用记录、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同时,需要排除其他感染性原因。

放射性肺炎:诊断同样依赖于病史、辐射剂量、治疗时间以及影像学特征。通常无需进一步的侵入性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即可确诊。

5.治疗方式:

免疫肺炎:主要通过停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给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如果病情严重,可能需要更强效的免疫抑制剂。

放射性肺炎: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主,辅助支持疗法如吸氧和抗生素治疗防止继发感染。

免疫肺炎和放射性肺炎各自具有独特的病理机制和临床特点,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接受免疫治疗或放射治疗的患者,应密切监控其肺部健康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相关并发症。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