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清洗:将新鲜的鸡内金取出后,先用清水反复清洗,去除表面污物和杂质,确保干净无残留。
2.晾干或烘干:洗净后的鸡内金可以选择自然晾干或放置在烘箱中低温烘干。自然晾干需要通风良好、避免阳光直射;烘干时温度一般控制在50-60摄氏度之间。
3.切片或研磨:干燥后的鸡内金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根据需要切片或者研磨成粉末。切片一般厚度适中,便于药材的保存和使用;研磨成粉末则有利于药物吸收。
4.炒制(黄炒):将已经干燥的鸡内金置入锅中,以文火慢炒至微黄色,过程中不断翻动,防止炒糊。这一方法主要用于增强鸡内金的消食作用。
5.焦炭:将炒至微黄色的鸡内金继续加热炒至焦褐色,但不应烧焦。此法通常用于治疗积滞胀满及脾胃虚弱等症。
6.醋炙:将鸡内金切片后,用醋拌匀,然后焙干。醋炙后的鸡内金增加了疏肝理气的功效,适用于肝胃不和引起的消化不良。
7.麸炒:将鸡内金与少量小麦麸皮共同炒制至黄色,主要用于增强健脾消食的作用。
鸡内金的具体炮制方法应根据其用途和临床需要而定。不同的炮制方法会赋予药材不同的治疗功效,因此在使用前必须明确其具体炮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