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控制病因
找出并尽量减少或消除导致肾性尿崩症的潜在原因,如某些药物或代谢紊乱。
2.药物治疗
可能使用噻嗪类利尿剂,这类药物可以通过减少肾小管中的钠吸收,从而间接减少尿量。
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吲哚美辛)也可以用于辅助治疗,通过增加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
3.饮食调整
建议低盐饮食,以减少尿液排放。
增加水分摄入,以防止脱水,建议根据医嘱合理饮水。
4.监测与随访
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及肾功能,以便调整治疗方案,避免出现严重的电解质不平衡或其他并发症。
规范治疗和良好的自我管理是减少症状和维持健康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