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机制:在内耳中,有一种叫做耳石的小颗粒,当这些颗粒从正常位置脱落并进入半规管时,会刺激半规管内的感受器,导致错误的位置信息传递给大脑,引起头晕。这个过程通常在特定的头部位置变化时发生,如仰卧时。
2.诱因: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常见于老年人、头部外伤后或长时间保持某一姿势的人群。其他诱因还包括内耳感染、手术后恢复期等。
3.症状:典型症状包括短暂的旋转性头晕,通常持续几秒钟到一分钟。头晕往往在改变头部位置时加重,如仰卧、翻身或抬头。
4.诊断:诊断方法主要依靠病史和体格检查。医生可能会进行Dix-Hallpike试验,通过快速改变头部位置来诱发症状和观察眼球震颤,以确认诊断。
5.治疗: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复位手法,将耳石重新定位到内耳的正确位置。Epley手法是最常用的复位技术,其他治疗还包括Brandt-Daroff练习。药物治疗一般不作为首选,但可以用于缓解症状。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虽然令人困扰,但通常并不严重,通过适当的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迅速恢复。若头晕症状持续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以排除其他潜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