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病因:外感发热多由外部环境中的致病因素引起,包括病毒(如流感病毒)、细菌(如链球菌)、真菌及寄生虫等。这些病原体通过呼吸道、皮肤、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导致免疫系统反应过度,引发发热。
2.临床表现:外感发热的主要症状为体温升高,通常超过37.5℃。还可能伴随头痛、肌肉酸痛、寒战、咽喉痛、咳嗽、鼻塞、乏力等症状。根据病原体不同,症状表现也有所差异,例如流感病毒引起的发热常伴有明显的全身不适和疲惫感。
3.诊断:医生通常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手段进行诊断。血常规检查可以显示白细胞计数的变化,而特定的病原学检测(如病毒PCR检测、细菌培养等)则有助于确诊具体的致病微生物。
4.治疗:外感发热的治疗主要分为对症处理和针对病因的治疗。对症处理包括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药物降温(如使用退烧药),以缓解患者的不适感。针对病因的治疗则根据具体病原体选择相应的抗感染药物,如抗病毒药物、抗细菌药物等。
外感发热大多是急性病,多数情况下经过正确治疗能在短时间内康复。但若出现持续高热、意识模糊、严重呼吸困难等情况,应及时就医,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