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急性炎症期(1-7天):
停止所有引起疼痛的运动,避免加重肌肉损伤。
冷敷:每次冷敷20分钟,每天3-4次,有助于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
加压包扎:使用弹性绷带适度包扎受伤区域,以减少肿胀,但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抬高患处:保持腹股沟高于心脏水平,有利于静脉回流,进一步控制肿胀。
2.修复期(1-3周):
温热疗法:每天使用温热毛巾或热敷垫进行局部加热,每次15-20分钟,促进血液循环和组织愈合。
轻柔拉伸:在不感到疼痛的前提下,开始轻微的肌肉拉伸训练,帮助保持关节灵活性。
低强度运动:如步行或水中恢复训练,避免剧烈活动和突然发力的动作。
持续监测:若有明显疼痛或不适,应暂停拉伸或运动并咨询医生。
3.功能恢复期(3-6周或更久):
增强训练:逐步增加核心力量、髋关节稳定性及腿部肌群的力量训练,如侧卧抬腿、桥式等,增强支撑能力。
动态拉伸:结合动态拉伸和慢跑练习,提升肌肉弹性与协调性。
逐步恢复原有运动:从低冲击性运动开始,比如骑车或游泳,再逐步过渡到高强度运动,确保无疼痛后方可完全恢复常规训练。
严重的腹股沟拉伤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恢复,有些甚至达到8周以上。个别情况下,如伴随肌腱撕裂,则可能需要手术干预和专业康复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