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急性阶段:在肛裂的初期,通常称为急性肛裂,这时裂口较浅,仅限于肛管上皮层。尽管可能伴随轻度括约肌痉挛,但一般不会对括约肌造成长期损害。这种情况下,多数患者感到刺痛或灼热感,尤其是在排便时,疼痛可能诱发短暂的括约肌收缩。
2.慢性阶段:如果肛裂未及时治疗,损伤可能加深至内括约肌层,形成慢性肛裂。此时,频繁的局部创伤会导致内括约肌过度反射性痉挛,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这种痉挛可以进一步减少局部血液供应,延缓裂口愈合,并导致持续性疼痛。
3.并发症阶段:长期慢性肛裂可能引起纤维化,导致内括约肌的弹性下降,甚至出现永久性功能障碍。如果炎症波及外括约肌区域,可能进一步削弱整个括约肌的协作能力,表现为排便困难或不完全失禁等问题。
4.手术干预相关风险:某些患者需要通过手术解决慢性肛裂,例如内括约肌切开术。如果手术操作不当,可能损伤括约肌的部分组织结构,导致术后控便能力减弱。为降低风险,手术指征需严格掌握。
肛裂如不及时治疗且反复发作,可能对括约肌造成不可逆损害,应及早发现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调整饮食、保持大便柔软以及必要时的药物或手术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