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肠道损伤:肠炎可引起肠道黏膜的发炎和损伤。这种损伤可能导致出血,当血液混入肠内容物时,可能在粪便中看到血迹。
2.感染性因素:某些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可能引发急性肠炎,如沙门氏菌、志贺菌等。这些微生物可导致肠壁溃疡化,进而引发出血和脓液产生。
3.炎症性肠病:慢性的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其特征是肠道长期炎症,这也可能导致粪便中伴有脓血。
4.其他症状:除了脓血外,肠炎通常还会伴随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
5.诊断与治疗:若出现脓血便,应及早就医以进行粪便检查和可能的肠镜检查,以确定病因并进行适当的治疗。
粪便中的脓血是肠炎的一种潜在表现,应予以重视并及时接受医疗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