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近视是一种屈光不正,表现为远处物体看不清楚,其原因主要包括眼轴过长、角膜或晶状体曲率过大等。对于中低度近视患者,通常表现为-0.5D到-6.0D之间的屈光度数,高度近视则超过-6.0D。
2.将近视度数“清零”的方式包括:
激光手术:如准分子激光、飞秒激光等,通过改变角膜表面的形态来调整屈光力,使光线能够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达到矫正目的。这种方法适合年龄超过18岁、近视度数稳定至少两年以上的人群。
植入人工晶体:对于高度近视或因角膜条件限制无法接受激光治疗的患者,可以考虑植入有度数的人工晶体,以替代部分屈光功能。
角膜塑形镜:通过夜间佩戴特殊设计的硬性隐形眼镜,在白天暂时恢复正常视力,但对眼轴生长无控制作用,仅适合一定年龄范围和度数的患者。
3.需要明确的是,这些方法仅矫正了视力,而未改变眼轴的长度。眼睛本质上的近视状态仍然存在,特别是对于高度近视患者,相关的病理性改变,如视网膜病变、玻璃体混浊等风险并不会因此降低。
术后需遵循医嘱进行定期复查,避免剧烈运动和不良用眼习惯,保护已矫正的视力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