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膀胱癌早期通常指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包括Ta、T1期和原位癌。这种类型的膀胱癌有较高的局部复发风险,部分病例甚至会进展为侵袭性疾病。据统计,未经进一步治疗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复发率在50%-70%之间,而进展率在10%-20%左右。
2.术后辅助用药主要包括膀胱内灌注化疗或免疫治疗。例如,常用的化疗药物有丝裂霉素、阿霉素等,而免疫治疗中常用卡介苗。研究显示,对于中高危患者,BCG灌注可以显著降低复发率和进展率,相比单纯手术可使复发风险减少约30%。
3.药物使用频率和持续时长因人而异。一般情况下,低危患者可能只需短期灌注化疗(如术后24小时内进行一次),而中高危患者则需长期灌注免疫治疗(如每周一次,持续6周,随后每月维持一次,可延续1-3年)。
4.部分患者因个体差异可能不适合灌注治疗,如膀胱容量小、灌注药物后严重尿路刺激症状或伴随其他感染性疾病的患者。这些情况需根据医嘱调整治疗方案。
5.对于某些特殊类型膀胱癌(如CIS)或者病理学提示高进展风险的患者,即使是早期,也可能需要结合全身性药物治疗以防止疾病扩散。
术后是否需要用药应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病理分期及身体状况决定。患者需定期随访,根据检查结果动态调整治疗计划,以有效控制疾病复发风险并维护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