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痔疮:这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内痔和外痔都会导致大便时或便后出现疼痛、瘙痒及有时出血。
2.肛裂:肛门周围皮肤的裂口可能会在排便时引起剧烈疼痛,通常伴随少量出血。
3.肛周脓肿或肛瘘:细菌感染可能导致肛门附近形成脓肿,引发持续性疼痛。如果脓肿没有适当处理,可能发展为肛瘘。
4.直肠炎或结肠炎: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可能导致肛门或直肠区域疼痛,此类疾病通常还伴有其他消化道症状。
5.盆底肌肉功能障碍:盆底肌肉的紧张或不协调可能导致排便后出现不适或疼痛。
6.皮肤问题:如肛门湿疹或真菌感染,会引起皮肤刺激和疼痛。
7.创伤或过度用力:大便干硬或者用力过猛都可能导致局部组织受损,从而产生疼痛。
每一种原因可能都有不同的治疗方案,因此出现持续性疼痛时,应进行适当的医学评估以确定具体原因。保持良好的大便习惯、饮食纤维充足并保持肛周清洁可减轻很多肛周问题带来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