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明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甲状腺外科
1.分类
甲状腺癌主要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乳头状癌:占甲状腺癌的80%以上,是最常见类型,恶性程度较低,治疗效果较好。
滤泡状癌:占10%-15%,恶性程度略高于乳头状癌,但仍属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易通过血行转移。
髓样癌:来源于甲状腺C细胞,约占5%,常与家族遗传相关,易伴发内分泌肿瘤综合征。
未分化癌:少见但恶性程度高,病程进展迅速,治疗难度较大。
2.发病原因
遗传因素:某些类型如髓样癌与基因突变密切相关。
环境因素:长期暴露于电离辐射是甲状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碘摄入异常:碘缺乏或过量可能影响甲状腺功能,从而增加发病风险。
甲状腺结节:部分结节可能发展为癌性病变,尤其是形态不规则或生长迅速的结节。
3.临床表现
颈部肿块:早期往往无痛,随病情进展可逐渐增大。
声音嘶哑:癌侵及喉返神经时可能出现。
吞咽困难或呼吸不适:当肿瘤压迫气管或食管时可发生。
远处转移症状:如骨痛或咳血,多提示疾病晚期。
4.诊断与治疗
诊断:甲状腺超声、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血清甲状腺功能检测以及影像学(如CT、MRI)是常用手段。
治疗:主要为手术切除,术后视具体病理类型选择是否辅以放射性碘治疗、激素替代治疗或外放射治疗。
甲状腺癌总体治疗效果良好,特别是分化型甲状腺癌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需注意定期筛查和早期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