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病史询问:了解患者是否有被动物咬伤或抓伤的历史,尤其是未曾接种狂犬病疫苗的情况下。野生或流浪动物的攻击风险更高。
2.临床症状识别:狂犬病的初期症状类似于流感,包括发热、头痛、全身乏力等。在数日内可能出现瘙痒、麻刺感或疼痛,这通常出现在动物咬伤部位附近。
3.神经系统症状:随着疾病进展,患者可能会发展出恐水、怕风、烦躁不安、过度兴奋及幻觉等神经精神症状,这是狂犬病的关键诊断依据。
4.实验室检测:尽管实验室检测在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有限,但可以进行一些辅助检查如皮肤活检、唾液、脑脊液和血清中的病毒检测。然而这些检测往往是在症状明显后才会进行。
5.预防性措施:对于怀疑暴露于狂犬病病毒的人群,特别是在高风险地区,立即接种狂犬病疫苗是防止发病的有效方法。
狂犬病一旦显现症状,将几乎无治愈可能。尽早识别并采取预防措施非常重要。接种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最佳策略,遭遇潜在暴露后应立即就医并按照建议进行免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