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形态特征:
豨莶草通常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度可达30至120厘米,茎直立或匍匐,有时有分枝,表面有粗糙的毛。叶片呈卵形或椭圆形,边缘有锯齿。
鬼针草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通常高约20至100厘米。茎直立,有四棱,光滑或具短毛。叶多为对生,呈羽状复叶,小叶狭披针形或线形。
2.花朵和果实:
豨莶草的头状花序较小,通常黄色或橙黄色,花期在夏秋季。果实为瘦果,表面平滑。
鬼针草的花序也是头状,但花瓣较小,常为白色或黄色。果实呈细长杆状,表面有钩刺,容易附着在动物皮毛或衣物上。
3.分布和生态习性:
豨莶草多生长于山坡、路旁和荒地,主要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地区。
鬼针草广泛分布于田间、路边和河岸,多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对土壤要求不高,适应性较强。
4.药用价值:
豨莶草在中药中被用于清热解毒、祛风湿等,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高血压等症。
鬼针草也具有一定药用功效,如消炎、降压、利尿,常用于治疗感冒、咳嗽和皮肤病。
豨莶草与鬼针草虽然外观上可能有相似之处,但通过仔细观察它们的形态特征以及生长习性,可以明显区分开来。了解这些区别对于正确应用这两种植物的药用价值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