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巴雷特食管的定义:在这种情况下,下段食管的鳞状上皮被胃和肠型柱状上皮所取代。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长期的胃酸反流对食管下段的刺激造成的。
2.发生率:约有5%到15%的慢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发展为巴雷特食管。男性患者比女性更容易患此病,而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长。
3.症状:巴雷特食管本身并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但因其与胃食管反流病密切相关,患者常会感到烧心、胸痛及吞咽困难等症状。
4.癌变风险:巴雷特食管增加了食管腺癌的风险。研究显示,巴雷特食管患者罹患食管腺癌的风险比普通人群高30到125倍,但总体转变为癌症的概率仍相对较低,每年约为0.1%到0.5%。
5.诊断和监测:通过内镜检查和活检来确诊巴雷特食管。对于已确诊的患者,定期的内镜监测非常重要,以观察是否存在不典型增生或癌变的迹象。
6.治疗:治疗主要包括控制胃酸反流以减轻症状,并减少进一步损伤。药物治疗如质子泵抑制剂可以有效降低胃酸分泌。对于存在明显不典型增生或早期癌变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射频消融等介入治疗。
巴雷特食管虽然是癌前病变,但通过适当的管理,许多患者能够有效地预防病情进展至癌症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