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生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呼吸科
1.病因与发病机制
哮喘支气管炎的发生通常与过敏原、空气污染、病毒感染、寒冷空气等因素有关。
气道的炎症反应会导致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气道黏膜水肿和黏液分泌增加,从而引起气流受阻。
2.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包括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急促、胸闷和咳嗽,尤其在夜间和清晨更为明显。
部分患者可能伴有过敏性鼻炎和湿疹等其他过敏性疾病。
3.诊断方法
临床上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肺功能测试和过敏原检测等手段进行确诊。
肺功能测试如支气管激发试验和支气管扩张试验,对评估气道反应性具有重要意义。
4.治疗措施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和白三烯调节剂等。
急性期处理: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如沙丁胺醇进行快速缓解症状。
长期管理:定期随访,调整用药方案,并根据病情变化进行个性化治疗。
5.预防与护理
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和诱发因素,如花粉、尘螨、宠物毛发、烟雾等。
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定期通风和清洁。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但需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哮喘支气管炎是一种可以通过规范治疗和管理有效控制的疾病。通过及时就医、合理用药和积极的生活方式调整,患者能够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发作的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