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化疗引起的呕吐:化疗药物会刺激大脑的呕吐中枢,引发恶心和呕吐。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治疗后的24小时内,称为急性化疗引起的呕吐。也可能在治疗后数天出现,称为延迟性呕吐。
2.放射治疗引起的呕吐:接受腹部、骨盆或胸部放射治疗的患者易出现呕吐症状,尤其是当剂量较高时。症状通常在治疗开始后的几小时内出现,并可持续数天。
3.肿瘤压迫或浸润:某些情况下,肿瘤本身可能直接影响胃肠道功能,导致呕吐。例如,胃癌或肠癌患者因肿瘤阻塞消化道而出现呕吐。
4.代谢异常:癌症患者常伴有电解质紊乱或高钙血症,这些代谢异常也会引发呕吐。某些类型的癌症,如胰腺癌,还可能引起胰酶分泌异常,导致消化不良和呕吐。
5.药物副作用:癌症治疗过程中使用的各种药物,包括止痛药、抗生素等,都可能导致呕吐。这类药物通过改变胃肠运动或直接刺激胃黏膜,引发恶心和呕吐。
应对癌症患者呕吐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药物治疗:使用止吐药如5-HT3受体拮抗剂、多巴胺受体拮抗剂等,可以有效控制化疗或放疗引起的呕吐。
2.饮食调整:建议少量多餐,避免油腻、辛辣、过甜或气味强烈的食物,以减轻呕吐症状。冷食或室温食物更容易被患者接受。
3.心理支持:焦虑和压力可能加重呕吐症状,提供心理咨询和情感支持,有助于缓解患者的不适感。
癌症患者呕吐是一个需要综合管理的问题,通过合理使用药物、调整饮食和提供心理支持,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