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首先应排除可能引起失眠的潜在原因,如慢性疼痛、呼吸暂停综合症或抑郁等。建议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
2.优先考虑认知行为疗法,这是治疗失眠的一线非药物手段,包括睡眠卫生教育、刺激控制和睡眠限制等。
3.如果仍需药物治疗,可考虑以下几类药物:
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唑吡坦和右佐匹克隆。这些药物通常被认为依赖性较低,但需谨慎使用,以防止跌倒和认知功能下降等副作用。
抗抑郁药物中的特定种类,如米氮平和曲唑酮,这些药物在低剂量下可以具有镇静作用。
褪黑激素及其受体激动剂,如雷美尔通,有助于调节睡眠-觉醒周期。
4.药物使用应遵循“低剂量、短疗程”的原则,并定期复查疗效和副作用情况。
老年人在用药期间需密切监控其反应,包括是否有头晕、记忆力减退或其他不良反应。同时,保持规律的作息、适当的身体活动和放松技术也能显著改善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