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最怕的三种药,是真的吗

2024-10-11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病情分析:脑梗死后,三种药物是至关重要的,它们分别是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和降脂药物。这些药物在预防再发脑梗死和改善预后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1.抗血小板药物:

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是一种常见的抗血小板药物,通过抑制环氧化酶,从而减少血小板聚集。研究显示,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以使脑梗死复发风险降低约22%。

氯吡格雷:对于不能耐受阿司匹林或有特殊指征的患者,氯吡格雷也是一种有效的选择。其通过阻断ADP受体来减少血小板的聚集,临床研究表明,氯吡格雷可将脑梗死复发风险降低20-30%。

2.抗凝药物:

华法林:华法林主要用于预防心源性脑栓塞,例如房颤患者。它通过抑制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生成,减少血栓形成。研究数据表明,华法林能将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降低64%。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s):包括达比加群、利伐沙班等,这些药物不需要频繁监测INR值,相较于华法林,出血风险更低,同样有效预防脑梗死。

3.降脂药物:

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降低LDL胆固醇水平。临床试验证明,他汀不仅能够降低总胆固醇,还可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提高脑血管健康状态,将脑梗死复发风险降低约25%。

为了最大程度地预防脑梗死复发及改善患者预后,需要严格遵循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并定期进行相关监测和随访。合理饮食和生活方式干预也同样重要,戒烟限酒、控制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可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