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尿路感染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2024-08-12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病情分析:反复尿路感染(复发性尿路感染)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解剖因素:女性由于尿道较短且靠近肛门,容易导致细菌侵入尿道引发感染。某些先天性尿路畸形或后天因素(如尿路结石、膀胱憩室)也会增加感染风险。

2、免疫功能低下:免疫力较弱者更容易受到细菌感染。糖尿病、HIV感染、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的可能性。

3、性生活:频繁的性生活或使用避孕工具(如避孕环)可能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

4、卫生习惯: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如不正确的清洗方式、使用公共浴室等,也可能导致细菌侵入尿道引发感染。

5、肠道菌群失调:肠道菌群失调可能导致大肠杆菌等细菌繁殖过多,通过尿道口进入尿路,引发感染。

6、尿潴留:尿潴留导致尿液在膀胱内滞留时间过长,细菌容易繁殖,从而引发感染。尿潴留常见于前列腺增生、神经源性膀胱等疾病。

治疗方法包括:

1、抗生素治疗: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通常需疗程充分,以确保完全消除感染。

2、预防性抗生素:对于反复发作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长期低剂量的预防性抗生素治疗,以减少感染的频率。

3、增强免疫力: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和充足的休息来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感染的发生。

4、改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会阴部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注意性生活前后的清洁。

5、纠正解剖异常:对于因解剖异常导致的反复感染,可能需要通过手术纠正畸形。

6、多喝水:增加饮水量,促进排尿,帮助冲洗尿路,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

7、及时排尿:避免憋尿,尤其是在性生活后应尽快排尿,以排出可能进入尿道的细菌。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