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瘤介入手术后如何进行穿刺引流

2025-08-08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李小优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病情分析:脑血管瘤介入手术后,穿刺引流是帮助减轻颅内压力和清除积血的常见方法之一。这个过程需要谨慎操作以避免二次损伤。

1.选择合适的引流部位:通常情况下,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确定最佳穿刺位置。一般会选择最接近积血或液体积聚的位置,以提高引流效率并降低风险。

2.无菌操作环境:确保手术室的无菌条件,患者的皮肤消毒,并严格遵循无菌技术,以防感染。所有手术器械也必须经过彻底消毒。

3.麻醉与切口:局部麻醉可以用于减少患者的不适感。之后,在选择的引流位置上进行小切口,为引流管的插入做好准备。

4.穿刺与放置引流管:使用特制的穿刺针进行穿刺,缓慢而精确地插入。然后引流管通过穿刺针插入到积血区,以保证血液或液体能够顺利排出。

5.监测与调整:引流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引流量。如有异常,需立即调整引流管的位置或采取其他措施。

6.维护与移除:定期更换引流袋,并监测引流量与性质。待病情稳定且积血基本排空后,及时且谨慎地移除引流管。

穿刺引流虽是辅助治疗的一部分,但其过程复杂且风险不可忽视,需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确保安全有效。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