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胆汁瘀积:胆汁是由肝脏产生并通过胆道系统排出的液体,含有胆盐、胆色素和胆固醇等成分。在正常情况下,它帮助消化脂肪和吸收脂溶性维生素。当胆汁无法顺利排出时,胆盐和胆色素便会在肝脏累积,导致肝细胞损伤,继而影响肝功能。
2.脂溶性色素沉积:胆汁中的胆色素,如胆红素,会在肝组织中沉积。这些色素通常呈现为黄绿色或绿褐色,使得肝表面出现特殊颜色的细颗粒。
3.纤维化过程:随着胆汁瘀积持续,肝细胞损伤加重,纤维化逐渐形成,最终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这种病理变化使得肝组织结构改变,并在表面留下颜色异变的细颗粒。
结果是肝表面出现的绿褐色细颗粒反映了胆汁瘀积对肝脏的损伤程度,提示需要注意胆道系统的健康状态,以避免进一步的肝功能恶化。
